当前位置:
打击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
防范非法集资及扫黑除恶相关知识
时间: 2019-09-10   
什么是非法集资:
      非法集资是指法人、其他组织或个人,未经有权机关批准,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行为。
非法集资四个特征:
      1、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;
      2、通过媒体、推介会、传单、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;
      3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以货币、实物、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;
      4、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。
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
      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。
      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。
      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。
      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。
常见的犯罪手段
       1、假冒民营银行。
       2、借用农民合作社。
       3、高价回购收藏品。
       4、打着“养老”的旗号。
       5、假借P2P名义。
       6、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的虚假理财或担保。
       7、房地产行业违规销售。
       8、虚拟理财。
       9、“消费返利”网站。
       10、虚拟货币。
 如遇以下情形向公众集资的,务必提高警惕:
       1、以“看广告、赚外快”“消费返利”为幌子的;
       2、以境外投资股权、期权、外汇、贵金属等为幌子的;
       3、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“免费”养老、“以房”养老等为幌子的;
       4、以私募入股、合伙办企业为幌子,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;
       5、以投资虚拟货币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;
       6、以“扶贫”“互助”“慈善”“影视文化”等为幌子的;
       7、在街头、商场、超市等发放投资理财等内容广告传单的;
       8、以组织考察、旅游、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;
       9、“投资、理财”公司、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;
       10、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、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。
 投资理财注意事项
        1、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“保险”、高息“理财”,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。
        2、不被小礼品打动,不接收“先返息”之类的诱饵,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        3、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。
        4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,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。   
  防范 非法集资的“四看三思等一夜”法
         四看。一看融资合法性,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,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。二看宣传内容,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“有担保、无风险、高收益、稳赚不赔”等内容。三看经营模式,有没有实体项目,项目真实性、资金的投向去向、获取利润的方式等。四看参与集资主体,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。
       三思。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。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。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。
        等一夜。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,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,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,拖延一晚再决定。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、熟人介绍、专家推荐,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。
 扫黑除恶重点打击的十个方面:
        1、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、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 2、把持基层政权、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、垄断农村资源、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 3、利用家族、宗族势力横行乡里、称霸一方、欺压残害百姓的“村霸”等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 4、在征地、租地、拆迁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 5、在建筑工程、交通运输、矿产资源、渔业捕捞等行业、领域,强揽工程、恶意竞标、非法占地、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 6、在商贸集市、批发市场、车站码头、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、强买强卖、收保护费的市霸、行霸等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  7、操纵、经营“黄赌毒”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  8、非法高利放贷、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  9、插手民间纠纷,充当“地下执法队”的黑恶势力;
         10、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。
黑社会性质组织:
       1、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,人数较多,有明确的组织者、领导者,骨干成员基本固定;
       2、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,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;
       3、以暴力、威胁或者其他手段,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,为非作恶,欺压、残害群众;
       4、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,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,称霸一方,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,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,严重破坏经济、社会生活秩序。
恶势力组织:
       纠集在一起,以暴力、威胁或者其他手段,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,为非作恶,欺压百姓,扰乱经济、社会生活秩序,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,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。
       1、一般为3人以上,纠集者相对固定。
       2、违法犯罪活动主要为强迫交易、故意伤害、非法拘禁、敲诈勒索、故意毁坏财物、聚众斗殴、寻衅滋事,具有为非作恶、欺压百姓特征。还可能伴随实施开设赌场、组织卖淫、强迫卖淫、贩卖毒品、运输毒品、制造毒品、抢劫、抢夺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、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、交通秩序以及聚众“打砸抢”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黑恶势力“保护伞”:
       “保护伞”主要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权力,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,或包庇、纵容黑恶犯罪、有案不立、立案不查、查案不力,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,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等行为。
“保护伞”都有哪些人?
       1、政法机关党员干部被腐蚀风险较高。
       2、审批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成为“围猎”重点。
       3、一些村“两委”、基层站所工作人员成为涉黑涉恶势力的“同谋帮凶”。
充当“保护伞”的形式有哪些?
       1、利用职务之便或职务影响,协调公安、检察或审判机关对相关涉黑涉恶人员“网开一面”,使其逃避应有处理或制裁。
       2、与涉黑涉恶团伙骨干结为“兄弟”或利用自身影响为其“站台”,提供便利。
       3、利用自己接触“内部消息”或举报信息的机会,为涉黑涉恶势力实施不法行为通风报信、提供关照,甚至成为其“内鬼内应”。
       4、不担当不作为间接助长涉黑涉恶势力。
阅读量:1332次